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 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 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密切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鼓励国际人才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投资和生活,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是前海的责任使命。
7月26日下午,由深圳市侨办、市侨联主办,市海外交流协会承办的2024“同深共圳·创新体验营”到访前海,留学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名学生参观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国际人才港,经历一次创新交流之旅。
沉浸式感受深圳魅力
“同深共圳·创新体验营”作为“归·家”——深圳市归国留学人员服务计划的子项目,从2020年起已连续举办六届,累计服务海外留学生近300名,已成为深圳侨务部门服务海外留学生归家筑梦的品牌活动。
训练营以深度体验深圳创新创业氛围、深入了解就业创业政策为核心,持续4天,共安排了解深圳市情风貌、参访创新创业基地企业、归国人员职业发展交流三类主题活动。
学员在梦工场北区观看沙盘、拍照打卡
前海背负着国家赋予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战略定位,承担了“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重要使命,打造了服务国际人才、促进要素流动的前海国际人才港和面向香港青年的创新创业平台深港青年梦工场。营员们通过走进这两家在深圳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和圆梦基地,切身感受深圳包容开放的国际化城市风貌和创新之城的时代脉动。
“每次回深圳,都发现有新的变化,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愈发强烈。”黄睿琛是一名“深二代”,在深圳出生、长大,读高中后才出国留学。如今,他已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毕业,准备回深圳工作。在他看来,深圳是改革开放最前沿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海外留学生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点燃归家筑梦满腔热情
来到前海,学员们首先前往梦工场北区,了解前海为港澳青年在居留、生活、创业、就业等方面提供的便利;然后前往人才港,了解前海为国际人才提供的一站式服务,认识了前海作为深圳高端创新人才基地,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观过程中,前海展现的开放度、青春度,创新度,帮助学员们加深了深圳的了解,激发筑梦深圳热情。“深圳不仅是筑梦、逐梦、圆梦的梦想之城,也是宜居、宜学、宜游的魅力之城。”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袁淑怡,四年前曾参加了首届“同深共圳·创新体验营”,如今她即将硕士毕业,再次回深圳参加这个活动,感慨良多。“深圳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了,我相信它将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这里筑梦、圆梦。”
陈婉婷是一名来自印尼的华裔留学生,现就读于南方科技大学,所学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她表示,深圳自然风光优美,高科技企业众多。希望毕业后能继续留在深圳工作,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好好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2024年以来,前海已通过配合香港教育局、深圳大学、市侨办等单位,累计接待51批次3000余名国际、港澳青年到访前海。未来,前海还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将前海青年梦工场打造为港澳青年圆梦内地“首选地”,将前海国际人才港打造为引领新发展格局的全球人才大市场,继续深化与香港特区政府、世界高校、教育机构的合作,积极承接各种形式的国际、港澳交流活动,实现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有效利用,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相关链接
公开类型: | 发布时间: | ||
转载来源: | 转载时间 | 2024-08-02 15:58 | |
转载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