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数据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17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17-09-16 21:36:36
来源:市前海管理局
字号:

  今年以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深圳、前海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发展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初步预计,今年1-3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税收126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6.95亿美元,同比增长67%。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工作实现“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前海引擎作用凸显

  预计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其中前海片区297亿元,同比增长66%,占比77%,比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对片区注册企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高达92%。2013年一季度以来,前海合作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从7亿元增长至目前的297亿元,增长了40倍。

  (二)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

  预计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四大现代服务产业实现增加值315亿元,同比增长64%,占总体的82%,其中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信息服务业贡献较大,分别实现注册企业增加值132亿元、88亿元和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45%和186%,对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0%、21%和29%,现代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

  (三)深港合作纵深发展

  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港资企业4441家,注册资本3862亿元,平均注册资本8696万元,是总体水平的1.4倍,量小质优的特点明显。从经济发展贡献来看:预计今年一季度,注册港企实现增加值86亿元,占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总量的22%;纳税34亿元,占总量的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占总量的30%;一季度实际利用港资6.86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99%。

  (四)投资便利化成效显著,利用外资继续走高

  预计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际利用外资可达到6.95亿美元,同比增长67%,约占深圳市的49%、占全国自贸区的22%,仅次于上海自贸区,分别是福建和天津自贸区的2倍和3倍,占广东自贸区的7成。

  (五)新城建设步伐加快,投资强度全市最高

  预计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全年计划的15%,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2%,以占全市1.4%的土地面积完成全市8%的投资额,投资强度全市最高。其中前海片区一季度完成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24%,占比78%,增长贡献率76%。政府投资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一季度财政性资金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总体水平68个百分点,对片区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0%。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产业培育,强化发展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将产业培育重心向金融、物流、信息、科技、专业服务、高端制造等产业转移,形成片区完备的产业体系。一方面,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引进多个跨国企业在前海设立中国区域总部,引进一批国内领军企业在前海设立国际总部,重点引进一批持牌金融机构和前沿科技企业在前海设立产业总部,加快形成总部经济规模集聚效应。截至目前,前海总部企业已达到34家。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强化实体经济支撑作用。制定实施片区“双自联动”行动计划,开展科技创新领域投资便利化改革,探索“总部+制造基地”、“研发+生产基地”、“创业孵化+规模化生产基地”跨区域项目合作新模式。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金融、物流、信息、科技、专业服务和制造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32.02亿元、88.5亿元、58.93亿元、23.31亿元、10.43亿元和69.63亿元,增速分别为42.5%、45.1%、186.6%、118.7%、70.5%和10.5%。

  (二)抓招商引资,激发发展活力。设置产业门槛准入,通过土地出让的形式,成功引进创维集团财务公司、创维国际总部、华强资产管理公司、华强集团财务公司、东亚合资证券公司及东亚全国性投资公司、嘉里建设中国区总部、嘉里物流陆路运输总部、信义集团中国区总部等重大产业项目。同时,由委局领导带队,主动与正大集团、金丝雀码头集团、瑞士信贷、波音公司等跨国企业接洽,积极争取在前海设立中国区域总部。主动前往北京、上海等国内发达城市招商,拜访物美控股、联讯证券、泰康保险、华泰保险、富华国际、浦发硅谷银行总行、游族网络与众安科技等企业,就相关项目落户前海进行了沟通商讨,为这些企业项目在前海落地做好全方位服务,不断为前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

  (三)抓营商环境,催生改革动力。一是为区内企业高效服务。完善“一口受理、统一在线申报、后台并联审核”的外资准入管理模式,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启动e站通政务服务改革,形成“一口受理、一门审批、一网服务、一枚印章”的“一门式”行政审批服务机制;探索拓宽企业登记“多证合一”范围,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加载海关备案信息工作。运用“互联网+”打造智慧电子税务局,全国首创微信缴税和自然人税务局,构建数据化“全管事”税收管理模式,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二是为区内人才提供贴身服务。争取公安部为前海人才提供6条出入境便利政策。外籍技术人才通过市场化认定和积分评估等手段,可以获得“中国绿卡”,前海企业可以不受纳税和创汇条件限制,按需申请签批赴港商务签注。全力推进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建立海外现代服务业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障等功能的国际化综合性创业平台。

  (四)抓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投资、贸易、金融、法治、人才、事中事后监管、市场化政府等领域创新,在全国率先形成与开放型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模式。今年1月,召开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成果发布会,推出106项改革创新举措和93项改革创新案例,其中36项在全国首创或领先,23项在全省复制推广,31项在全市复制推广。中山大学第三方独立评估显示,前海在制度创新方面与上海自贸区同处第一方阵。在投资便利化方面,探索制定了全国最短的负面清单,发布《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国家安全审查指引》,获得商务部高度肯定。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探索基于跨境贸易全产业链的“前海模式”。会同海关、国检、海事、边检等部门,联合推出直购进口、“1+4”全球溯源核放、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组合式贸易便利化机制。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利用大数据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联合中央、省、市28个部门,对片区10多万家企业完成信用查询和“企业画像”,并首次将企业“信用画像”应用于“双随机”抽查。

  (五)抓固定资产投资,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开启2017年大会战。1月7日,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2017年自贸新城大会战启动仪式,集中开工六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54亿元。二是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建设顺利推进,五号线南延线、九号线西延线部分盾构区间贯通。水环境治理有序推进,四条水廊道均开工建设,三条河流水质基本达标。市政V、VI标正式开工建设。三是强力破解瓶颈问题。中南民航局对前湾、妈湾片区8处超高层建筑航空限高作出预批复。在市轨道办大力协调下,完成了平南铁路股权收购及货运停运工作,完成了西站以南段拆除一期工程,启动了二期拆除工程。招商、西部物流及中集三大家土地整备取得重大进展。

  (六)抓国资管理,做大做强做优局属企业。探索下属公司市场化改革路径,进一步厘清管理局与局属公司关系和权责边界,探索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投资管理、预算管理、审计管理等20余项局属公司管理制度。目前,局属公司总资产达到274亿元, 2016年实现经营总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利润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26%。今年一季度,主要承担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前海投资开发控股公司今年计划推进项目76个,总投资31.86亿元,今年一季度完成投资8.03亿元;主要承担金融业功能的前海金融控股公司,一季度发起设立澳门前海联合证券交易所,推进并购亚洲资本再保险控股公司、巨灾彩票试点申请及举办“达沃斯风险论坛”、私募基金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开展前海深港基金小镇项目招商等工作,并推动汇丰前海、澳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正式开业;主要承担园区管理服务功能的前海联合控股公司,一季度大力推进园区管理、妈湾片区环境整治等工作,打造的前海深港(国际)创新创业基地成功申报成为深圳市首批10家创新创业基地之一。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总的来看,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多数指标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稳居各区前列,真正实现了“开门红”。尽管一季度目标好于预期,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深刻变化,将对前海今年的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工作带来沉重压力和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英国脱欧、苏格兰谋求独立、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等事件还在发酵,刚进入二季度,美国就发动战争空袭叙利亚,并向朝鲜半岛派出航母,对全球金融、石油市场影响较大,引发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这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区内企业,特别是金融、贸易、物流企业经营业务带来影响。

  从国内环境看,现在各省市都在申报国家级新区,继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贸区之后,国务院又新近批复了第三批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7个自贸区,刚刚成立的雄安新区也被中央定位为继深圳、浦东之后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前海现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已然面临着区位不特、政策不特、资源不特等问题,需要树立起强烈的危机意识,敢为人先、加快改革、增创优势,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力争2017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16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亿元,完成税收收入315亿元。接下来,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打造外溢型经济发展新高地。今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首度被作为国家战略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在土地、空间、资源趋紧的形势下,必须陆海统筹、抢抓机遇、外溢发展,打造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一是加强与港澳互联互通。在CEPA框架下进一步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探索打造深港商贸通、资本通、创新通,提升深港合作对外开放的战略能级,发展双向溢出的外溢型经济。二是加快推进国际枢纽港建设。以“枢纽港、智慧港、低碳港”为目标,全面提升西部港区国际中转、高端航运服务及国际供应链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和重要门户。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在全球港口布局运营,构建以前海蛇口为原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港口链和自贸区网络,推进太子湾游轮母港综合开发。争取开展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试点。三是加强区域合作。按照“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总体要求,重视建立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紧密直接联系,拓展与欧美发达国家开展直接经贸合作交换的通道,打造连接世界的对外交往合作平台。支持企业建立跨国自贸产业园区,探索设立国别经济产业合作基金,推进多边经贸务实合作。同时,发挥前海在制度、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前海服务粤港澳城市群9市的能力,外溢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二)发挥大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高端产业集聚。扣紧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着力提升产业集聚与发展质量。完善前海产业政策体系。修订前海现代综合服务业试点配套管理办法, 制订保险业、融资租赁、跨境电商、平行汽车、法律会计业等专项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产业统计分析体系。积极培育总部经济,争取引进一批跨国企业中国区域总部和国内重点企业国际总部,形成总部经济规模集聚效应。推动新兴贸易业态发展,深化中国(深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搭建深港澳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出台供应链协同工作方案,在跨境电商业务领域开展“供应链协同”试点。扩大保税港区飞机及船舶海工跨境租赁业务规模,落实国家批复的服务贸易财税政策,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

  (三)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高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掀起新城建设热潮。根据《深圳市2017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深圳市2017年重大项目计划(草案)》及《前海管理局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管理操作规程》,结合前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时序及土地出让计划,着力提高计划执行率、资金拨付率、项目竣工率和开工率,确保项目增量优质、存量优化,促进投资规模和效益双提升,确保年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420亿元以上。其中,前海片区争取完成管理局投资项目92个,社会投资项目46个,市财政投资项目9个,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69亿元,蛇口片区完成社会投资项目28个,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35亿元。

  (四)大力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高自贸片区发展质量和水平。在推进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巩固和加强科技、信息、高端制造对片区经济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快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创新“总部+制造基地”、“研发+生产基地”、“创业孵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模式,大力发展DT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掌握数字生命、数字货币、量子通信、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落户。二是聚焦3D打印、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孵化和培育一批新兴产业。三是加快重点创新平台引进,支持重点企业建设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点实验室。争取中建材、中船重工等大型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或企业技术中心。四是推进知识产权业务创新与保护,积极筹建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南方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发展,构建知识产权融资评价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