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措施支持力度大 这点最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征求意见稿》拟通过落户支持、用人支持、办公用房租购支持等方面为涉税服务机构降低机构运营成本。例如,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新设立或新迁入的涉税服务机构,将给予一次性落户支持30万元;购置办公用房时,按1500元/平方米的标准予以支持,最高支持1500万元,资金同样分三年平均发放。陆丹青向记者表示:“此次新政策给予机构一次性的落户的支持额度可负担联营所搬迁装修费用。这对我们降低成本有一定帮助。”
《征求意见稿》指出,对港澳涉税专业人士担任深港(澳)联营税务师事务所股东或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每人一次性支持20万元,每家机构支持不超过3人。同时,为鼓励引进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到前海执业,《征求意见稿》提出,前海涉税服务机构聘用港澳涉税专业人士且在前海全职工作的,按3万元/人/年的标准给予机构用人支持,每家机构每年不超过100万元。“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我们也会向港澳同行们多推广,推荐他们过来落地实践。”华盟灵均刘郭联营税务师事务所三位港澳合伙人表示。
香港合伙人刘国樑认为,《征求意见稿》涉及全面,提出为涉税服务从业人员提供综合服务保障,为产业生态营造了良好环境。“其中对人才住房、子女就学方面都准备了相关政策。这让我们更安心地落户前海。”
机构运营成本是合伙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涉税服务机构入驻前海涉税服务业集聚区的时间,前海还将按照2022年60元/平方米/月、2023年40元/平方米/月、2024年20元/平方米/月的标准给予租金支持,每家机构每年不超过500万元,最多支持三个年度。陆丹青建议,前海可考虑将租金支持时间调整为企业入驻前海的第一年、第二年及第三年,有助于吸引更多有计划入驻前海的涉税机构。
前海经营优势尽显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迎来了物理空间和政策空间的“双扩容”,致力于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陆丹青对前海的改革创新活力深有体会,她向记者表示,从港澳涉税专业人士的执业资格互认在前海率先落地到近期《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前海始终走在开放创新的前沿。“这意味着更多潜在的机遇,希望未来可以扩展至更多地方。”政府机构的高效服务也让她印象深刻。“有任何政策上的更新,税务局都会第一时间和我们联系,经营执照的办理也非常迅速。这是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
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9月,前海实际使用港资增长21.1%,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前海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6.9%,占全省20.9%。陆丹青认为,深圳的改革创新氛围和城市活力正吸引着大量外资企业和新兴产业落户前海,联营税务师事务所将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跨境企业提供服务。“我相信我们税务的市场板块很大,前海面向国际的定位正呼唤着更国际化的税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