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海资讯 / 专题活动 / 高质量发展前海行 / 制度创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模式
15次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四个关键词看前海新动向
发布日期:2025-02-26 09:23:35
来源:南方+
字号:

  2月25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前海”二字被直接提及15次,成为高频词,且其他不少内容也与前海密切相关,涉及改革开放、深港合作、平台建设、对外贸易和文化创新等多领域。

  报告以“开发开放焕发新气象”形容前海的发展,并称过去一年《前海方案》72项任务加快落地,《前海规划》专项推进落实方案出台实施,累计103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推广,实施14项全国“首创”“首批”金融政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展至前海全域,累计实现25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跨境便利执业;新引进全球头部服务商50家,新增港资企业1529家。

  新的一年,这份报告赋予了前海哪些新任务,这释放出前海哪些新发展动向?

d6d2016e3a10a4626fe3.jpeg

  关键词1:扩内需稳外需,打造前海联交所等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

  在2025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方位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被放置在十大工作之首,不仅与2024年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首要任务高度契合,亦是对中央政策的落实和深化。

  这一任务措施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以期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其中多处要点都与前海密切相关。

91cc862ded122f38493e.jpeg

  比如,覃伟中表示“要扩大优势产业产品出口规模,加强先进技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大宗能源、优质农产品等重点商品进口,高质量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以及“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交易额1000亿元,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大豆交易超1500万吨”。

  “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正是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自2022年底入选该示范区以来,前海强化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促进进口、服务产业、提升消费、示范引领”四大作用。2024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额达5379.8亿元,增长51.2%,进出口值创历史新高。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和“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也都位于前海。近年来,两个平台不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助力前海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其中,2024年,前者覆盖元器件产品型号已超5万个,实现交易规模905.0亿元,增长64.6%;后者则实现成交金额1047.1亿元,其中大豆成交量1388万吨,已超2023年成交量(550万吨)的2.5倍,成交额517.8亿元。

  再比如,提到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市场采购和海外仓等。2022年底,前海即启动跨境电商集聚区建设,加速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基础要素齐备”和“业态多元优质”已成两大特点,不断吸引“凤凰”落户、筑巢。

  2024年,就有美国亚马逊、谷歌、俄罗斯OZON、拼多多TEMU等超40家优质跨境电商企业入驻,累计引进超160家。2024年,前海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200亿元,总量增长104%,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此外,报告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中,特别提到要“建成开业蛇口K11 ECOAST”。这一坐落于前海蛇口太子湾的全新地标预计年中开业亮相。

  作为K11集团在中国内地的首个旗舰项目,K11 ECOAST将文化与零售的结合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功能性的商业空间,拟携手全球顶尖艺术家及建筑设计师,打造集文化、商业、生态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海文化艺术区。

  关键词2: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作为国内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前海一直承担着为全面扩大开放进行风险压力测试的使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率先探索制度型开放。2024年,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47项、累计882项,其中新增全国复制推广15项、累计103项。在中山大学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连续三年位列第一。

  这也不断激活前海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2024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达3008.8亿元、增长8.6%,相当于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达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在地进出口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0.1%、42.4%和7.4%,保持生机勃勃发展态势,成为中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

6b0d7840404a665f7e7c.jpeg

  今年恰逢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成立十周年,报告在十大任务的“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也对前海这一制度创新核心“策源地”赋予重任。

  报告称,深圳要在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上率先示范,包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作基地、作平台、作通道、作枢纽;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全面落实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争取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等领域先行先试等,为前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方向。

  此外,报告还提及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已获批设立“专精特新”专板,将构建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的企业培育孵化体系,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基础服务、融资服务和上市培育服务。

  关键词3:紧密深港澳合作,推动前海实际利用外资200亿元以上

  “深港合作”是前海的核心使命,2024年,前海逐步实现“港人港税”“港资港法港仲裁”,并推出“1元入驻孵化、5亿组建基金、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1510”提升行动,并加快建设深港智汇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深港国际服务城、紫荆文化集团总部大厦,高水平打造深港国际金融城、深港国际法务区、国际人才港。

  此次报告在“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这一任务上,提出要深化深港澳更紧密务实合作,积极发展湾区经济,携手打造世界级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其中,明确表示将全力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包括“加快建设前海,编制实施前海国土空间规划,建成投用“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一期,积极推进深港国际服务城、海洋新城等项目建设,打造前海高品质供电引领区,推动优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挂牌运营国际船舶登记中心,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融资租赁、财税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前海实际利用外资200亿元以上”。

  同时将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联合香港做好港深西部铁路、香港北环线支线等规划建设,以及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深化“深港通”“跨境理财通”等。

  “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项目全长18公里,从香港“屯马线”洪水桥站附近出发,途经厦村和流浮山,穿越后海湾后经深圳湾口岸连接至前海地区,开通后将进一步促进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融合发展。

8b5034ef58d814fcdf14.jpeg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提及“深化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创新”。

  我国目前在跨境数据搜集、加工、传输、保护等方面的合规知识及操作体系尚未成熟,而促进数据跨境流通是全面深化深港合作的重要支撑。近两年来,前海已建设上线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开通深圳(前海)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服务中心。

  目前,前海正围绕这一改革,打造“1+3+X”前海国际化数据要素集聚发展综合服务能力,即建设“1”套数据跨境流动服务体系,打造数据跨境基础设施、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和国际数据产业园等“3”大平台,形成“X”个典型应用创新场景。

  关键词4:激发文化活力,加快建设前海博物馆等项目

  随着前海城区形态和配套越来越齐备,前海也逐渐成为深圳文化创新创造和文旅热门区域。

  2024年,前海建成前海石公园前湾段,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开放、双界河景观桥建成、滨海骑行道一期(西湾-太子湾段)贯通。今年春节前夕,新圳河桥与此前建好的桂湾河、双界河景观桥一起,让前海石公园—欢乐港湾滨海步道畅联直通,让“环湾海岸线”成为春节最热打卡点之一。

b9b8f3696ccc35572d3b.jpeg

  线上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前海接待游客人次为17万、同比增长13.67%,占深圳近一成;旅游消费额超8500万元,增长11.26%;入境游客人数增长52.63%;旅游收入增长56.41%。欢乐港湾接待游客65万人,湾区之光摩天轮接待人数超5.5万人。

  此次报告也多有提及前海的文化地标和活力,助力深圳高水平建设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其中,今年前海将建成投用欢乐港湾欢乐剧场,开放全球最大的室内冰雪世界,以及加快建设前海博物馆等项目,目前这一粤港澳大湾区地标建筑已进入冲刺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阶段。

  同时,还将完善邮轮母港综合服务功能,发展“邮轮+景区”等联动旅游产品,新推出一批生态游、科技游、工业游、时尚游、红色游、古村游特色旅游线路,推进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建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