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文/图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发布引发了深港各界人士的持续关注与热议。面对新使命、新机遇,在深香港代表人士纷纷发表真知灼见,为前海建设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总监 方舟
“《方案》明确了前海‘扩区’的重大决定,特别就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引,有利于前海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开放,加强深港合作。”前海“扩区”和深化“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各地的自贸区、自贸港不断推出新政策,前海作为合作区模式的先行者也要有新的开放举措,方能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继续发挥先锋角色。
深圳与香港的合作曾经是“前店后厂”模式,现在则进入了要素流动和规则对接的深水区。以前海为平台和跳板,方便香港进入内地,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不是以往港资在深圳“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模式。深圳提出,以“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湾区所向”为着眼点开展深港合作。也就是要充分发挥深圳的优势和背后庞大的国内市场,解决香港产业结构狭窄、就业市场错配等深层次问题。
下一阶段,前海也可以加强在香港各大高校及中学的推广工作,创造更多就业和实习计划,以吸引香港本地年轻人。同时,如能融合区内的产业功能和社会居住功能,将可以为香港产业发展搭建新平台,为香港市民未来带来更多元、广阔的工作选择机会,以及为香港市民探索更为优质舒适的居住环境。
市政协委员、香港潮青总会创会主席 陈国雄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发布,说明了国家对深圳、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双引擎作用的重视与期望,也表明了国家对加快推动深港合作,为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计的良苦用心,更彰显了国家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全面参与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魄力。香港自去年《国安法》施行后,日渐稳定,社会工作恢复正常。现在中央又适时为香港同胞送来大礼包,“前海方案”发布的关于现代服务业、金融、法律、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内容,都将为香港的高端专业人才和企业提供广阔的机遇。
恰逢《方案》发布当天,深港两地政府的高层会晤圆满成功,会议签署了4份合作协议,涉及合作共建、教育、法律、科技等,合作再升级。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以新的姿态欢迎香港的全面参与,香港同胞深受鼓舞,蓄力待发,必将回馈党和国家一个满意的答卷。
市政协委员、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曾灯发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发布,标志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进一步,深港携手合作迈入新的发展轨道,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
前海合作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立健全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培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业态,在金融改革创新、服务贸易自由化、法律事务及治理模式、高水平国际合作领域先行先试,丰富协同协调发展,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港深合作带来蓬勃生机。
《方案》极大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进一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期望香港社会各界在特区政府带领下,积极把握前海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深化粤港澳深层次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创新实践,准确定位“国家所需”及“香港所长”交汇点,开辟更广阔发展舞台。
市政协委员、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兼公关宣传委员会主任 孙蕴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如定海神针,将前海发展十年之间,港澳部分人对前海定位的疑虑、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命,一目了然地展示给世界,前海真正高速发展的时代到了。
《方案》中科技、金融、互联网、法律创新融合等数个议题,成为内地和港澳市民大众的热议,尤其涉及法律服务如何对外改革开放方面提出的“两个中心”“三个探索”“四个支持”务实求进,彰显力度。作为逾二十年从事深港两地法律服务机构的参与者、创办者,我们将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努力尝试新的思路,广纳贤才,积极调研践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更多的港澳居民、年轻一代求学、置业、创业、就业,将他们更熟悉的法律服务模式带入前海和粤港澳大湾区,让他们在前海及粤港澳大湾区真正享受到与香港同样的甚至更满意的法律服务,增加投资和创业、生活的品质和信心,是深港法律专业人士的责任和使命。
市政协委员、香港深圳青年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周灿明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设定了到2025年、2035年的发展目标,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围绕发展目标,我想谈几点感受:一是要坚持用好改革创新这把金钥匙。改革的道路满地荆棘,需要创新用好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二是要始终追求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支持各领域深化与港澳规则对接,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建设港澳青年教育培训基地。三是要继续发扬大胆闯勇敢创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深化改革遇到的拦路虎,要放开手脚大胆试,要想方设法勇敢上,坚决夺取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