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后简称《方案》),引发市政协港澳界别政协委员们热烈反响。
方舟
市政协委员、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总监
深化深港合作 实现互补共赢
“方案明确了前海‘扩区’的重大决定,特别就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引,有利于前海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开放,加强深港合作。”前海“扩区”和深化“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原来的前海不到15平方公里,此前跨境人民币贷款只能在这不到15平方公里的内部使用,非常受限,“扩区”后必将发挥更大的效应。同时,国家各地的自贸区、自贸港不断推出新政策,前海作为合作区模式的先行者也要有新的开放举措,方能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继续发挥先锋角色。
此次“扩区”涵盖了许多重要区域,例如蛇口片区、港口区、大小铲岛、会展新城和海洋新城片区,这些区域都非常重要,且与香港合作程度都很高。比如在港口业务上,香港侧重发展航运服务业,深圳侧重物流业,双方可以共同发展;香港会展行业有丰富的经验,深圳在会展新城的规划建设中可以充分参考;香港机场多年来是国际著名的航空枢纽,机场管理水平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深圳方面可以通过深化深港合作,实现两地机场的互补共赢。
深圳与香港的合作曾经是“前店后厂”模式,现在则进入了要素流动和规则对接的深水区。以前海为平台和跳板,方便香港进入内地,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不是以往港资在深圳“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模式。深圳提出,以“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湾区所向”为着眼点开展深港合作。也就是要充分发挥深圳的优势和背后庞大的国内市场,解决香港产业结构狭窄、就业市场错配、上流机会不足等深层次问题。
当前,香港各界对前海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前海在香港设置了办事处,也开展了诸多展览和推广活动。随着前海知名度的增加以及香港到前海交通情况的改善,香港与前海的联系会更加密切。例如深茂铁路开通后,将在深圳机场设站,旅客30分钟内即可从香港西九龙抵达深圳机场。下一阶段前海也可以加强在香港各大高校及中学的推广工作,创造更多就业和实习计划,以吸引香港本地年轻人。此外,未来香港可能会创设类似新加坡淡马锡的政府投资基金,深圳可以借此与香港共同发展海洋新城,将其打造成为“离岸自由岛”。岛上所有开设账户均为离岸账户,所有进入该岛的资金和交易均以离岸市场管理和操作。这将大大增加其灵活性和吸引力,实现与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的一体化。同时,如能融合区内的产业功能和社会居住功能,将可以为香港产业发展搭建新平台,为香港市民未来带来更多元、广阔的工作选择机会,以及为香港市民探索更为优质舒适的居住环境。
陈国雄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梵思诺时尚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发布,首先说明了国家对深圳、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双引擎作用的重视与期望,其次是表明了国家对加快推动深港合作,为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计的良苦用心,更彰显了国家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全面参与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魄力。香港自去年《国安法》施行后,日渐稳定,社会工作恢复正常。现在中央又适时为香港同胞送来大礼包,“前海方案”发布的关于现代服务业、金融、法律、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内容,都将为香港的高端专业人才和企业提供广阔的机遇。恰逢方案发布当天,深港两地政府的高层会晤圆满成功,会议签署了4份合作协议,涉及合作共建、教育、法律、科技等,合作再升级。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以新的姿态欢迎香港的全面参与,香港同胞深受鼓舞,蓄力待发,必将回馈党和国家一个满意的答卷!
麦融斌
市政协委员、中国恒泰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执行董事
深圳前海合作区的深化改革政策,对粤港澳合作与经济社会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方案中提到关于粤港澳三地规章制度的改革与衔接我认为非常重要,包括法律体系与规则的对接、金融与税收标准的共建、贸易关系与制度的改善、以及在市民学习生活与就业各方面所提供的便利性等。这些规章制度的改善将大大降低过往人、财、物等要素流通所存在的障碍,从而推动三地协同发展与互联互通。作为香港青年,过往我们难免担心两地制度与规则的不同会为个人发展带来适应上的困难,如今深圳前海合作区的深化改革政策中,对三地规则的有效衔接,将大大鼓舞我们未来更大胆地前往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相信在这人气财气聚集的地方,以及在湾区战略与多方政策的支持下,青年人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