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海资讯 / 前海动态
中央省市媒体走进前海看特区中的特区 写字楼里安静地忙 大工地上热闹地干
发布日期:2021-05-06 18:00:1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f8fe58a5-df07-4d37-aaa7-f1ddcb351308.jpg.jpg4b4d79d5-7944-4493-b531-5ce3229edbff.jpg.jpge82e323c-8254-443e-bb11-794739d90f5c.jpg.jpgda8c0065-135d-48c1-8a32-77d890ee488e.jpg.jpg1ee83a24-cd40-4090-a1fd-2a3896b82920.jpg.jpg

  站在前海嘉里中心27楼观景台上,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景色尽收眼底,妈湾港和大铲湾港里停靠着大型集装箱货轮,沿江高速公路以前海为起点向北延伸,国内国际的货物在这里便捷流通。这里是前海,特区中的特区。

  “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深圳站最后来到前海,3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的60余位记者,深入到前海综合保税区和前海嘉里中心,探秘前海如何高效实现国内外物流配送,欣赏高楼林立与滨海生态和谐并存的美丽画卷。

  1、港企落子前海,建立全球配送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路网纵横,串联起了一小时生活圈,也带动了物流运输高速发展。

  走进位于前海综合保税区的利丰供应链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配送中心,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快速分拣高端品牌内衣。据了解,利丰集团在1906年以利丰名号始创于广州,历史悠久,目前是植根于香港的跨国企业,业务遍布全球40多个经济体,拥有46800多名员工。

  利丰供应链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理运营的高端消费品配送中心面积达8万平方米以上,为多个高端品牌设立了全球或亚太的处理中心,年进出商品超过2亿件。利丰供应链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胡亚兵告诉记者:“一年前我们开始打造亚太超级贸易服务配送中心,前海保税区是在深圳最大的物流服务仓储板块。”

  海外消费者在网上下单,送货上门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呢?在前海综合保税区,凭借着高效透明的监管生态、高整合力的信息化平台,全球消费者可以更快收到网购的产品。“消费者如果在亚太地区下单,从这里的6万多种产品中迅速分拣,通过海关电子报关快速报关,借助绿色通道送达香港,从打包到交付,基本上72小时可以做到。”胡亚兵表示,这一速度已经可以和国内网上消费的物流速度媲美,如果派送到欧美,会多1~2天到达。

  据了解,前海货物通关效率非常高,仓库接到订单后快速调配,海关电子快速报关;通过快速绿色通道将货物送到香港,然后通过香港机场空运到亚太其他国家,落地以后和国外的合作伙伴清关以及派送结合,利丰在前海已经形成这样的一个快捷的物流体系。

  谈到高速公路对于物流的发展时,胡亚兵表示:“随着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整个物流的运送过程会非常快。这样的话国内社会资源生产流通都可以提升,可以快捷把货物从生产车间运送到仓库。以前一趟车一天只能跑一趟,现在一天可以跑两趟,时间基本可以缩短一半以上。”

  2、引入香港企业参与建设,前海新城加速成长

  前海是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是内地试行香港建设模式最早、最集中的区域之一。2013年,前海率先批准嘉里项目开展香港建设模式试点,先后增加新世界等6个港资项目及10个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试点。近年来,前海与香港建设行业开展多维度、多渠道互动,为香港专业人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创造条件,主动赴港宣传建设领域惠港政策5场次;接待香港建设领域专业人士来访600余人次;互派政府工作人员挂职学习4批次;每年为香港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50个;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前海·香港青年建筑竞赛”,受到香港业界、学界的广泛支持与高度关注,成功吸引了220名建筑师参与竞赛。

  “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深圳站的终点站来到了位于前海前湾片区的湾景天际线标志性建筑——前海嘉里中心。前海嘉里中心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批准设立后出让的首个商业项目,也是第一个在前海由大型香港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作为前海第一个试点“香港建设模式”的投资项目,前海嘉里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逾40万平方米,分三期发展,包括6栋写字楼、3栋公寓、1栋酒店及商业。项目一期2栋写字楼、3栋公寓及部分商业已于2020年底落成,二期、三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建设。站在前海嘉里中心27楼观景平台,碧波荡漾的前海湾尽在眼前,刚开通不久的“湾区之光”摩天轮映入眼帘,采访团的记者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赞叹“深圳景色实在太美了”。

  前海嘉里中心以“城市与自然无界融合”的设计理念,将办公、居住及商业等功能通过自然景观和中央绿地、下沉式广场、空中花园等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打造自然、人文、艺术及建筑为一体的办公居住国际综合社区。以前海嘉里中心为代表的,近年来前海累计实现225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其中建成并交付使用188栋。前海新城 “一湾、两山、五区、四岛”新结构加快形成,高楼林立、路网纵横、环境优美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快速成长。

  前海开发开放成效“九连珠”

  数据显示,前海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

  2020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全年注册企业增加值增长9.4%,税收收入增长7.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1%,关区口径进出口总额增长21.6%。其中,前海合作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增长13%,税收收入增长13.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7%。

  前海开发开放成效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前海贡献:

  一、坚持高标准改革,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积极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建设、人才管理改革、体制机制和基层党的建设等八大板块制度创新。前海累计推出61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236项,全国复制推广58项,全省复制推广77项,全市复制推广165项。中山大学评估结果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三年在全国自贸片区中排名第一或第二。

  二、坚持高水平开放,深港合作步伐全面加快

  谋划推出“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前海行动,规划建设“两城六区一园一场六镇双港”重大项目。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占比43.2%,建成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深港创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镇等重大平台。

  前海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4万家,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484家,其中香港团队224家。2020年,前海合作区实际利用港资38.02亿美元、增长4.8%,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88.3%,港企作为前海经济支柱的作用日益显现。

  三、坚持高质量创新,金融开放成果丰硕

  打造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等“六个跨境” 金融特色品牌。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东亚前海证券、恒生前海基金公司等正式开业,CEPA框架下金融业对港澳地区开放措施在前海全面落地。挂牌成立前海地方金融监管局,设立前海金融风险防控中心,打造“前海鹰眼系统”,促进前海金融业有质量地稳定健康发展,前海持牌金融机构累计达251家。

  四、坚持高起点谋划,法治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

  出台《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规划纲要》,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落户前海,金融法庭、知识产权法庭正式运行,前海知识产权检察研究院揭牌。挂牌成立前海法院、前海检察院、深圳国际仲裁院。全国12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中7家落户前海。前海已构建起集仲裁、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查明为一体的全链条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五、坚持高效能运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

  按照精简高效、机制灵活的原则,依法设立法定机构——前海管理局,建立起“政府职能+前海法定机构+蛇口企业机构”的市场化政府治理新格局。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证照分离”改革,实现“一口受理、一网服务、一门审批,一颗印章对外”。前海已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审批制度体系、政务服务体系和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六、坚持高品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累计达15万家,注册资本累计达9.6万亿元;世界500强投资企业累计达313家;内地上市公司投资企业累计达925家;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企业累计达1031家。片区已基本形成产业结构优化、高端要素集聚、经济活跃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七、坚持高层次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支点作用初显

  支持招商局集团在全球27个国家、68个港口布局港口网络,自贸区国际直航航线达169条。发起设立特殊经济区自由贸易创新联盟,启动“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建设“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国深圳”和“中国前海”船籍港获批设立,推动航运中心建设和航运要素加速聚集。截至2021年2月,前海注册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机构)573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00亿美元。其中,对香港直接投资企业(机构)372家,中方协议投资额49.47亿美元。

  八、坚持高起点建设,新城建设日新月异

  系统开展规划优化工作,汇集山、海、林、城、岛、港、湾、河等多种资源,规划形成“一湾、两山、五区、四岛”新结构,持续开展自贸新城建设“大会战”,着力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前海累计实现225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其中建成并交付使用188栋。累计建成79条(段)市政道路,“四纵十横”的道路骨干网基本成型,轨道交通建成运营4线路9站点。累计覆绿面积达210万平方米。“绿色、低碳、森林、智慧”的湾区水城形象初步呈现。

  九、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构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基层党建格局

  成立前海合作区党工委、纪工委,制定实施前海党建三年规划,研究制定加强自贸区党建的若干措施,构建实施“1+6+9”前海党建工程体系。在全国率先成立前海党建工作咨询委员会,率先发布“前海组织力指数”指标体系,推动前海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前海高速度、高质量的开发开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