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5-2035)》(以下简称《规划》)重磅发布,《规划》提出,2025-2035年深圳将建设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
其中,前海·宝中商圈、空港会展商圈2个世界级地标商圈坐落在前海。
前海·宝中商圈
二级商圈:宝中商圈、桂湾商圈、前湾商圈、妈湾商圈
发展方向:构建地标式核心商圈,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IP
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依托,重点打造妈湾、前湾、桂湾、宝中等核心区域,围绕“亲海城区”“港味突出”等元素,融汇高端商务服务、深港创意、人文休闲、滨海体验等功能,聚集国际大牌、时尚潮牌、首店经济等功能主体,因地制宜打造国际性繁华街区商业、湾区滨水生活体验、城市TOD商业、城市文化公园等多元化商圈载体形态,发展消费新模式,创造消费新场景,打造区域协同、商业联动、功能多样的商圈体系,构建沉浸式、体验式、具备窗口展示功能的地标式核心商圈,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IP。
空港会展商圈
二级商圈:宝安机场商圈、空港新城商圈
发展方向:以会展经济、海洋经济、都市文旅为内核的商业魅力名片
依托国际会展中心、深圳机场等独特资源禀赋,秉承“展城一体”“空港一体”发展理念,打造“二级核、六组团”消费集群。会展商业极核聚合商务商贸、高端体验、全时消费等功能,打造“24小时活力”消费圈;机场商业极核集合免税、商旅、便捷服务为一体,充分发挥国际交往桥头堡效应。极核作为核心引流设施,通过周边文旅及冰雪城组团、沙井-清平古墟组团、立新湖组团、凤凰古村组团、黄田组团、深中门户组团六个特色消费组团,丰富消费内容、延长旅客停留时间。同时立足区域滨海特质、蓝绿风貌,以滨海休闲岸线、公园绿地走廊,联动区域山海文化资源,将水景、生态引入腹地,融入商业生态休闲消费方式,打造城市消费新活力,跨越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商业魅力名片。
《规划》还提出,基于深圳产业、深圳风貌、深圳人文等城市魅力及资源,打造科技消费、时尚消费、文化创意消费、旅游消费、枢纽消费等一系列多元特色商业集聚区。一起来看与前海相关的4个特色商业集聚区。
旅游消费集聚区
特色商业街区:冰雪世界
旅游消费集聚区重点依托城市生态、滨海资源,多层次挖掘“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海岸-海域-海岛”的文旅、休闲、运动、康养价值,打造多元活力消费场景,创新城市旅游商业表达。丰富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湾公园等旅游景点和主题公园的旅游体验,创新消费渠道和购物体验。
夜间消费集聚区
特色商业街区:欢乐港湾、盐田街
夜间消费集聚区依托城市商圈,以及公园、广场、绿道等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引入夜间消费业态及活动,打造“夜游、夜购、夜娱、夜市、夜赏、夜品”等夜间主题场景,延长夜间消费营业时间,增强夜间消费体验。加强“1+N”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规划布局,保证各区改造建设至少1个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优先将海上世界、欢乐海岸等打造成为地标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交通枢纽消费集聚区
特色商业街区:深中通道枢纽、深圳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消费集聚区依托全市高能级口岸、航空、高铁、地铁等,充分发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汇聚功能,打造大湾区消费门户。深圳湾口岸等重点口岸聚焦深港融合消费、特色消费,以便捷舒适、活力宜人的快慢行交通系统、公共空间打造,推动消费向城市腹地延伸,激活多个城市界面及商业区域。鼓励在西丽高铁枢纽等重点高铁枢纽及轨道交通站点发展上盖物业、地下商业街等多元化商业空间,加强枢纽内外交通衔接、功能互动,在枢纽一公里范围内集中布局商务贸易、餐饮购物、休闲娱乐、酒店住宿等多元业态,打造一站式复合消费中心。
免税经济消费区
特色商业街区:宝安国际机场及周边
免税经济消费区依托机场、港口,增强口岸免税吸引力。响应国家政策要求,选址交通便利的区域,建设具有深圳特色的市内免税店,丰富免税消费品类,供给高标准、体验式消费场景,鼓励经营国货潮品、“圳品”及有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产品等免税品类,简化购物流程,增强购物、提货便利性,全面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成为拉动境内消费、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推动中国品牌走出国门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