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海资讯 / 前海动态
前海为何成为首个承办“创投日”的非行政区?
发布日期:2023-06-10 10:31:00
来源:南方+
字号:

  6月8日,继先后走进深圳7个行政区后,“深圳创投日”第八站走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这也是该活动首次在非行政区举办。

  “深圳创投日”活动是深圳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和创新资本形成中心的重要举措,希望立足深圳,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链接全球创投资源,打造深圳重要的金融名片。

  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已先后走进南山、龙岗、福田、罗湖、坪山、光明、龙华7个行政区,推动规模累计超过816亿元重大基金签约落地,吸引全球超2800家(次)创投机构参与。

  此次“深圳创投日”为何选择非行政区的前海?这个区域在金融创新和风投创投领域有何独特之处?业界对前海未来金融业发展有何期待?

  无图说

  无图说

  金融业是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2022年实现增加值5138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达8.3%,居一线城市首位。2023年一季度,深圳金融业增长7%,占GDP比重为16.5%,较去年年底提高0.6个百分点。

  前海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其中的产业“带头大哥”可谓非金融业莫属。

  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功能,“试验田”前海自成立之日起即致力于打造香港金融机构拓展内地市场的“第一站”“首选地”。

  早在2013年1月,前海就率先在全国启动了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此后又实现了“跨境贷、跨境债、跨境投资、跨境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和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等“七个跨境”金融创新。目前,前海自贸账户跨境收支已超4362亿元,其中与香港跨境收支占比达83.7%。全国首家港资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合资证券公司也均在前海开业。

  无图说

  2021年9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前海要进一步“在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便利化等领域先行先试”。同年10月底,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正式启动建设。

  近两年来,前海更是持续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深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先是2022年9月2日,携手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下称“前海风投创投18条”),推出“落户奖励、租金补贴、经营团队、投早投小投科技”等多种措施,覆盖风投创投产业“募投管退”全流程。同时,在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里建设“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招引国际资管机构、知名风投创投机构和私募证券投资机构聚集。

  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又多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下称“前海金融30条”),明确提出发挥前海在金融领域“试验田”功能,推出多项在全国具有开创性的政策,以深港账户通、汇款通、融资通、贸易通、金融服务通、跨境理财通“六通”为代表的深港金融合作新格局加速形成。

  “在深圳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前海始终走在金融改革开放的前列。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深化‘双Q’试点、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前海率先落地了一批典型项目和优秀案例,探索了可复制推广的有益经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舒毓民说。

  无图说

  在重磅金融政策的助推下,前海金融业愈发迎来春天。一组数据予以佐证:

  2022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8.7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前海金融业增加值达208.1亿元,同比增长13.4%,占前海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约10.7%。

  2023年一季度,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亿美元,增长15.4%。其中,前海金融业增加值55.9亿元,实现增速14.2%。

  无图说

  截至2023年一季度,前海持牌金融机构422家(含分支机构),其中法人和一级分支机构162家,占比38%。从机构类型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185家,证券业金融机构131家,保险业金融机构105家,金融控股公司1家,持牌金融机构高度集聚。

  “粤港澳大湾区和内地市场比香港要大得多,香港的投资者都非常关注内地的投资机会。‘前海风投创投18条’和‘前海金融30条’有很多内容是专门针对香港企业的,而且政策落地得非常快,极大激发了港企来前海和大湾区的热情。”裕承科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璟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楚楚说。

  在她看来,除了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外,与其他城市相比,前海的政策非常开放、透明度高;政府办事高效、手续简化便利,且深圳本身拥有的科技金融人才多,“我们正在提交材料,年内就将落户前海”。

  德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709.HK)执行董事、首席市场官艾奎宇对此亦有同感。“外资比较重视落地问题,前海政策落地很快,而且法治环境很好,可以保障法律法规实施的有效性。”艾奎宇认为,深港合作是历史必然。当下的香港发展需要大湾区尤其是深圳的支持,而前海无疑是深港深入合作最好的区域,“香港的本地企业和外资都看好前海,希望由此借力获得发展”。

  无图说

  “前海将推动香港有限合伙基金(LPF)与前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联动,开展跨境双向股权投资便利化试点,推进与香港金融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内地与香港深度融合发展。”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说。

  另一方面,黄晓鹏表示,前海还将开展科创金融试点,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基金路演中心、风投创投服务中心,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做优风投创投生态,积极招引世界前50强财富管理机构落户,支持跨国公司率先设立财资中心,更好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提供人才引进、法治、人才住房等全方位服务,厚植风投创投发展沃土。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入驻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的机构达104家,其中港、外资25家,占比为24%,管理基金规模1363亿元。同时,注册地为前海的QFLP管理企业达105家,占深圳的85%,其中港资QFLP管理企业79家,占深圳的90%,在管基金规模合计174.57亿元人民币,占深圳的96%,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资金联通最重要的枢纽之一。

  无图说

  当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与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协会、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国新风险投资、数字未来、中信城发、前海金控4家百亿产业基金群正式发起设立;招商局创投、青松基金等7家百亿基金管理人入驻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包括中源国际资本、德林资本在内的6家跨境双向投资机构落户前海。

  无图说

  同时,中国首只央企与资产管理公司(AMC)聚焦产业结构升级S基金正式落户前海,由深创投、天使母基金、达晨创投、清科集团、招商局资本、中国信达、TPG、越秀资本等共同发起成立的深圳市S基金联盟也同步揭牌。

  “通过此次签署合作备忘录、落户前海等合作形式,我们将立足前海,进一步推动深港联动。”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协会创会会长、中源资本首席执行官李鹰说,其所创会的协会已在前海落户,其公司也是跨境落户的试点机构之一。

  “‘前海风投创投18条’对于香港的持牌人和资管机构,参与到内地业务中来有很大的简化作用。未来,我们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香港科创中心的发展要点领域,积极引入更多境外资本,推动两地资金流和项目流更加畅通便捷。”李鹰说。

  艾奎宇所在的公司管理及投资资产规模超过30亿美元,其中德林家族办公室管理及咨询规模近21亿美元,他也期待把境外资本和投资人带到境内来。“我们需要好的创投项目。落户前海后,我们将重点关注生物医药、AI技术,以及硬件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助力前海及大湾区经济发展,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地位。”艾奎宇说。

  无图说

  事实上,前海深港金融合作正迎来更多政策指引。

  2023年5月,深圳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多次着墨前海。其中,提出前海应联合香港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打造深港人工智能算力赋能中心。在支持人工智能创新产品研发方面,鼓励企业依托前海研发基于国际主流大模型的创新产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方面,则要求前海发挥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选择条件成熟的区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认定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市级软件名园,同时依托前海链接香港及国际资源。

  5月底至6月初,广东省委、省政府相继发布《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前者提出推进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支持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联动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金融、法律等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后者提出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支持深圳前海等地建设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这不仅为前海打开新的发展格局,也将愈发助力其拓展香港金融业发展空间。

  目前,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460家,实现香港注册建筑师等18类港澳专业人士备案即可执业,已成为大湾区深港合作的重要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港资56.08亿美元,2023年一季度为11.85亿美元,占深圳比重达60%,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