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跨越万里,新疆喀什这座曾被驼铃唤醒的丝路古城,与掀起改革激荡潮音的深圳前海,合奏出现代产业交响乐章。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10月15日,前海与深圳援疆前指举办产业对接活动——“新疆喀什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联动发展暨深喀产业合作大会”(下称“大会”),携手推动两地自贸联动、产业合作和企业出海。
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任鹏程 摄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在这场跨越万里的“双向奔赴”中,比亚迪、稳健医疗、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等200余家粤港澳大湾区及当地知名企业、机构参会,深圳出海e站通喀什服务中心、前海创新研究院喀什分院揭牌,大湾区专业机构服务新疆企业出海联盟成立,12个深喀项目签约,成为推动东西部协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推动喀什片区与前海蛇口片区的联动发展,深化深喀产业合作,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东西呼应’,是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把握开放机遇的双向奔赴!”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艾尼瓦尔·吐尔逊期望以此为新起点,推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联动。
“此行深感新疆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巨,更感到双方合作前景之阔。”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管理局局长王守睿表示,喀什是前海进一步服务内地的“第一站”,将深化对接合作、搭建出海平台,促进两地企业双向奔赴、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合作新空间、新路径、新样式。
“服务内地”的担当
深圳是新疆喀什对口支援城市。2023年11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下称“喀什片区”)揭牌,“发挥对口支援优势支持自贸区建设”成为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援疆省市的使命,被深圳前指列为2025年“一号工程”。
自贸片区联动之外,携手喀什之于前海,亦是另一使命担当的体现——成立15年来,前海始终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这一国家战略使命,不仅做深港合作的桥梁,更是辐射内地、连接世界的枢纽。此番正是“服务内地”的又一具体实践。
事实上,2024年初,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即与喀什自贸片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人员培训、经验互鉴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同年10月,2024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对接交流活动在喀什举办,前海改革创新案例在喀什的复制推广被高度赞赏。
“此次喀什之行是一场‘学习之行’‘落实之行’‘服务之行’。”王守睿在大会致辞时如是说,并表示此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入推动前海开发开放的具体举措。
“将深圳前海的创新精神与新疆喀什这一关键门户连接起来,恰逢其时、战略意义重大,双方合作前景充满无限可能。”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乌兹别克斯坦前外交部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说。
王守睿表示,新疆是西北地区开放门户,具有资源、区位、政策优势,深圳是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前海将用好深港合作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优势,以及前海产业完善、市场活跃、资源富集、资本充足等禀赋条件,积极探索合作新空间、新路径、新样式,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双向奔赴”的共识
此次产业对接活动吸引了200余家大湾区及当地知名企业、机构参会,并于会前实地考察了喀什深圳城、喀什自贸片区展厅、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喀什中亚南亚工业园区等重点产业载体,“双向奔赴”“舞台广阔”成为与当地政商代表深入交流时的“高频词”。
喀什在秦汉时期就曾是西域三十六国的疏勒国属地,享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美誉。
如今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片区重点规划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6个先进制造业和“国际物流、跨境电商、数字经济、新兴服务业”4个服务产业,打造联通中亚、南亚等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
而此次参会的前海企业不仅有央企集团、龙头企业,还有标杆企业和全球领先管理公司等,涵盖新能源汽车、数智供应链、高端装备进出口、数据服务机器人、亚欧投资贸易、全球精品短剧等诸多领域,签约项目聚焦“跨境保险服务、文旅产业数字化、功能农业、国际物流”等关键领域,与喀什优势产业与企业出海核心需求高度贴合。
“乘着国家向西开放的浩荡东风,喀什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次大会正是我们深化落实自贸区提升战略,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推动深喀合作迈向更高水平的共同行动。”艾尼瓦尔·吐尔逊表示,将推动两大片区共促制度创新、共筑产业发展新高地、共拓国际国内市场、共享开放发展机遇。
“借助深圳及前海的国际航运枢纽优势和喀什向西开放的陆空门户优势,协同构建‘深圳-前海’联通沿海与‘喀什’辐射亚欧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共同开拓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市场,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艾尼瓦尔·吐尔逊说。
立足深圳前海的国家5A级物流企业大洋物流集团,深耕跨境物流20余年,依托中欧班列提供铁、陆、海、空及多式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服务,集团副总经理卿北军深感此行收获颇丰。
“与喀什有关方面签约将提升我们区域物流辐射能力与供应链韧性,吸引优质物流、外贸企业集聚,助力喀什成为‘中国-中亚-欧洲’跨境物流核心枢纽。中吉乌铁路建成后,我们还将推动与中欧班列的高效衔接,降低喀什及周边地区企业跨境物流成本。”卿北军说。
“携手出海”的起点
近年来,前海在“制度创新输出、企业出海赋能、区域协同发展”上持续发力,交出“服务内地、辐射全国”的亮眼成绩单。特别是在出海领域,作为全国制度性开放的“试验田”,前海以制度创新破解内地企业出海的共性难题。
以2024年前海启用的深圳出海e站通为例,该平台旨在帮助企业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产品出海、投资出海、技术出海、服务出海,已有来自湖南、江苏、河北等9个省市60余家企业成功实践,成为服务内地企业出海的重要平台。
“我们高度重视服务新疆企业出海,开展了包括推动新疆果业集团‘疆品入港’落地,助力喀什自贸片区建设‘外籍运力保障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未来将持续为疆企‘送服务,促对接’,帮助疆企‘找订单、找市场’,助力疆企‘全域出海’。”深圳出海e站通负责人何洋说。
最新数据显示,该平台已集聚超200家专业服务商,与32个国家44个海外园区运营商建立合作,举办出海活动136场,累计帮助930家企业对接出海项目。其中,142个境外投资项目总金额达7.4亿美元;线上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7万家,集成70项公共服务事项,让企业不出门便能办出海事。
王守睿表示,自前海与喀什片区结对共建以来,双方在产业协同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人才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已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前海还将持续“深化对接合作、搭建出海平台和建立常态交流机制”,与喀什互学互鉴,为喀什提供最优服务、最强支撑和最好保障。
与此同时,前海也将全面打造“前海服务”品牌,持续携手专业机构组织“前海服务行”,积极引导大湾区和海外资金、人才、技术向内地流动,同时紧密联动香港,助力内地企业通过香港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