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组织实施的前海合作区智慧交通驿站设计导则项目已完成采购程序。根据相关规定,现将项目相关情况及结果公示如下:
一、招标方式:简易招标
二、项目内容:
(一)项目概况
根据《前海合作区公共交通系统专项规划》,前海规划了39个公交首末站,全部以配建形式建设,总规模11.9万平方米。近年来前海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大背景下,将“传统公交首末站”升级转型为“智慧交通驿站”。
公交首末站按功能可分为“乘降型首末站+停车场”和“综合型首末站”两类,目前深圳市大多按“综合型首末站”建设,除乘降设施外同时提供部分夜间泊车设施。根据《前海合作区公共交通系统专项规划》,前海智慧交通驿站借鉴香港模式,规划“强化集散、弱化停车”的“乘降型首末站”,更加注重客流服务,将夜间停车功能分离到月亮湾综合车场,两者功能定位和侧重点不同。因此,深圳市现行《深圳市民用建筑配建公交首末站设计导则》(修编稿)不适用于前海。
前海智慧交通驿站已明确由前海自主管理,目前前海范围内中集前海先期启动区、深国际前海智慧港、前海交易广场、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厦、08-01-01地块等项目配建的智慧交通驿站已进入实质性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前海迫切需要编制一套符合前海智慧交通驿站规划理念和实际需求,针对前海“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智慧化运营”要求的设计导则,为推动前海智慧交通驿站的设计审查工作提供依据,严格把控智慧交通驿站的设计和建设质量。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前海深港跨境大巴、机场大巴、大型企业通勤班车的停放需求日益旺盛。按现行深圳市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和管理模式,传统公交首末站仅为常规公交服务,前海深港跨境大巴、机场大巴、大型企业通勤班车将“无处安身”。《前海合作区智慧交通驿站设计导则》的编制,明确前海智慧交通驿站允许在保障常规公交基本运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场地资源,适当考虑深港跨境大巴、机场大巴、大型企业通勤班车的上落客和停放需求,实现多种交通方式“设施融合、信息共享、运营联动”。
(二)项目目标
落实前海智慧交通驿站的规划建设理念,提高建设品质,加快智慧交通驿站设计的标准化进程。
(三)工作内容
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调查调研。深入调查调研前海合作区内办公和居住人群、公交及巴士公司、场站运营管理单位对智慧交通驿站的诉求,充分反馈到规划设计阶段。
2、经验借鉴。研究国内外城市和地区在智慧公交驿站相关方面的先进经验。
3、编制目标。根据前海高品质规划要求和前海实际特点,并借鉴国内外智慧交通驿站设计相关的先进经验,提出导则编制目标和思路。
4、制定导则。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建设内容(包含空调候车室、充电设施、便民设施和自行车停放等)、建设规模、总体布局、设施设置要求、智能化要求(通过运营平台集成客流统计、视频监控、进出道闸、车位检测、广播、多媒体信息发布等子系统)和相关专业协同等内容。
5、编制实施操作手册。根据前海智慧交通驿站在土地出让、用地规划许可、方案设计审查、工程规划许可和规划验收阶段等各个环节的需求,编制前海智慧交通驿站行政审批实施操作手册。
(四)其他要求
1.人员安排要求
中标供应商在参与具体研究工作时,项目团队中至少包含2名中级职称或以上设计人员。
2.后续服务
(1)服务内容:在后续服务期限内提供相关咨询、协调和项目审查等技术支持。
(2)服务要求:项目后续服务期限为最终成果通过甲方审查之日起的2年内。后续服务期内,乙方须与甲方保持全面沟通,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并按甲方需求,对甲方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甲方能全面理解研究成果;在后续工作中,与前海公交首末站运营单位(前海投控)对接移交标准,包括:首末站材质选用、装修装饰要求和设备配置等,提出工作指引,确保实施。
三、投标供应商:
投标供应商 |
|
1 |
深圳市前海智慧交通运营科技有限公司 |
2 |
深圳市深达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
3 |
四、中标供应商:
投标供应商 |
金额(万元) |
|
1 |
深圳市前海智慧交通运营科技有限公司 |
45.75 |
本公示期限为3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异议人应当在公示期满前向我局提出。联系电话:0755-36667552
特此公告。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
2019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