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2440300553851438E/2025-00399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5-04-30
名称: 前海14项全国“首创“”首批”落地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4-3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前海14项全国“首创“”首批”落地

发布日期:2025-04-30  浏览次数:-

  “金融支持前海30条”政策实施以来,前海已形成14项全国“首创”“首批”金融创新成果,其中11项已向全国复制推广。

  主要做法:14项全国“首创”“首批”

  202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广东省政府发布“金融支持前海30条”,其中,涉及人民银行、外汇局职责的创新政策已全部落地,创新形成14 项全国“首创”“首批”。

  在民生金融服务方面,率先开展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先行先试香港电子钱包互联互通业务,首批落地深港跨境征信合作业务等,便利港人港企来深生活发展。

  在深港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首创QFLP 总量管理试点,首批开展大宗商品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等。

  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方面,首创“前海港企贷”、首创境内进口商“境外不落地购汇”、推出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等创新举措,激发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力。

  在加强深港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强化深港跨境反洗钱金融信息交流,防范跨境洗钱风险。 

  改革亮点:实现支付通、融资通、监管通

  在优化民生金融服务方面,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港人“足不出港”即可开立内地账户,激活后便可在港轻松使用管理内地账户,享受内地方便快捷的线上线下支付,极大便利了港人在内地的金融活动。香港电子钱包互联互通业务,为香港居民北上消费提供便捷支付方式,实现两地支付体系的深度融合。首批落地深港跨境征信合作业务,区内银行可通过企业征信机构获取港资企业在港征信信息,突破以往深圳两地征信信息不互通壁垒。

  在推进深港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首创QFLP总量管理试点,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一次性赋予管理企业总量额度,允许灵活自主配置和更换投资项目,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便利度。首批开展大宗商品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提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定价影响力。

  在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方面,“前海港企贷”突破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及外债“投注差”管理规定,极大地便利了因净资产不足,不满足借用外债条件的港资小微企业,顺利牵手境外银行资金。境内进口商“境外不落地购汇”为企业提供全新的规避汇率风险通道,改变传统购汇模式下资金跨境流动繁琐、汇率风险难以把控的局面。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等举措,简化业务流程,有效降低企业手续费等成本。进一步拓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先后成功落地深圳首笔跨境资金池资本项下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前海首笔服务贸易项下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丰富了涉外企业的跨境支付渠道。

  在加强深港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强化深港跨境反洗钱金融信息交流,按照“基于风险”原则提升跨境新型金融产品洗钱风险防控实效,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创新保驾护航。

  实践成效:金融创新惠及200万港澳居民

  “金融支持前海30条”创新形成14项全国“首创”“首批”,其中11项已进行复制、推广,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前海经验。民生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港人在内地生活便利度,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账户超40万户,微信香港钱包和港澳版“云闪付”内地使用惠及港澳用户超200万人。深港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人民币计价结算金额超750亿元,助力深圳建设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币定价中心。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境内进口商“境外不落地购汇”业务金额超40亿元,提高了境外交易对手收取人民币的便利性,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累计为出口电商节约手续费成本超6亿元。前海3家港资QFLP管理企业首批开展QFLP总量管理试点,合计获批试点额度9亿美元,极大便利合格境外投资者开展跨境股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