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海资讯 / 前海动态
前海模式:用实践擎起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旗帜
发布日期:2020-09-18 17:21:09
来源:《环球》杂志
字号:

1.jpg

  2年前,前海那个金色的秋天。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2018年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深圳前海石旁,眺望一派收获的生机。他深有感触地说,发展这么快,说明前海的模式是可行的。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实践。

  前海,正以其生动的实践,诠释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跨越式发展需要深邃的战略眼光

  2012年,总书记对前海人说,既然授权给你们了,就要大胆地往前走!这一走,前海人就再没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

  从2013年到2019年,前海注册企业增加值从49.89亿元增至2288.99亿元,增长44.9倍,年均增速高达89.2%。今天,前海经济密度已达152.6亿元/平方公里,税收密度达28.5亿元/平方公里,居全国同类区域之首。

  创新型金融正在前海集聚:国内首单跨境人民币银团贷款标志着“前海概念”在香港银团间市场完成首次亮相和定价;首只“前海概念”离岸人民币债券创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超额认购倍数新高;鹏华前海万科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成为全国首例公募REITs产品;中证增信公司填补国内资本市场信用增进机构缺失的空白;设立国内第一家由社会资本主导的中资再保险公司前海再保险公司、国内第一家港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恒生前海基金;引入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在国内率先发展相互保险;引导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在前海设立港资控股证券公司;组建国内首家集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为一体的交易平台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中国自贸区内首个基金小镇打造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金融已成为前海第一大产业,汇聚了持牌金融机构243家,金融机构近五万家,数量约占前海企业的31%。2020年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占前海的62.4%,税收占44.3%。

  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是前海经济的一大特色:国内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在全国首创完全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银行分布式架构;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在全国首创银行信用卡反欺诈实时授权决策系统;国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在全国首创运营商与金融机构跨界合作“新能源”预授信模式;前海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开发了首例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评估预警系统;招商银行首创区块链直联跨境支付应用技术,首创自贸区政府与商业银行信用大数据合作项目“前海信+”;自主开发的跨境支付技术和运营全场景商用支撑平台,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以及更广阔延伸领域跨境“金融科技”(Fintech)的标杆。

  前海已有25家金融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00余家企业提供金融科技服务。金融科技领军企业与持牌机构金融科技专业子公司形成梯队发展态势,使前海成为全国最大的新金融机构集聚地。

  前海金融并非虚拟经济的流沙。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前海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作为全国首个专门服务创投行业的创投基金转让平台,为7381家企业提供挂牌展示、发债等服务,累计融资达577.4亿元,其国内首创的“梧桐九步上市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场外培育服务;微众银行在全国首创全线上贷款产品“微粒贷”,已累计发放贷款6000亿元,笔均放款8100元,当仁不让地成为国内普惠金融服务的旗帜和全球数字化金融的标杆;深圳农金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三农”金融服务平台“农发贷”,致力于填补农村金融缺位,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鲁证经贸有限公司率先完成全国首个县域全覆盖“保险+期货+基差收购”试点,助力精准脱贫;国内最大的商业化母基金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等金融机构集聚前海,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这样的生态下,产业集聚和头部汇集顺理成章。截至2020年6月,前海已认定的总部企业达90家。前沿科技创新企业更是纷至沓来,注册达6.46万家,占前海总注册企业数的49.2%。海洋工程总装研发设计国家工程实验室、石墨烯研究院、睿思芯科、亚太创新学院等项目落地前海,越海全球供应链等独角兽企业茁壮成长,不断增添前海经济高质量的成色。

  40年,从南海渔村,到全国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这里是深圳。

  10年,伶仃洋畔,南山半岛,中国“曼哈顿”崛起在世界的东方。这里是前海。

  伴随经济腾飞,一个兼具世界水准和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湾区城市新中心,正在这块不足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在全国率先系统性、大规模地推广应用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理念,超常规打造国际化“垂直城市”建设范例,构建立体化空间利用体系,形成以轨道为核心的地下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等多种类、高负荷、优集约的“地下新城”;打造世界最大城市级区域集中供冷系统,规划全国第一条集旱季污水收集、雨季污染控制、防洪排涝安全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深层排水隧道;新建公共项目100%为绿色建筑,城市绿化覆盖率超45%、人均绿地面积8~10平方米,“望得见青山、看得到碧海”。

  前海模式,就是不断探索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创新型改革需要敏锐的时代眼光

  这是一段难忘的历史:1981年10月8日,国际商业大厦破土动工,1982年4月提前94天竣工,创造平均不到5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接下来,又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前海以平均“3天一制度”的改革步伐,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573项,其中,在全国首创和率先推出22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58项。这的确堪称具有强烈新时代特征的“前海速度”。

  好奇的人们常常会问:前海管理局是个什么样的“衙门”?准确的回答会让你更加好奇:这个在一座由333个退役“集装箱”改装的简易办公楼里长期奋斗的“衙门”,是依照深圳特区立法而设立的,依法履行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的“法定机构”,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实践证明,法定机构管理模式发挥了比传统政府管理体制更灵活、高效的优势:兼具法律、政府授权的权威性与市场化运作的灵活性;可设立下属公司,作为开发建设的抓手;内部则实行企业化管理。这里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衙门”和“编制”。前海人再次经历了一场真正触及灵魂的改革。

  总书记曾说,“前海可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前海人正是这样做的:以改革推动法治,以法治保障改革。法治是前海区别于其他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驱动力。

  前海出台了全国自贸区首个法治建设规划纲要和专项行动方案,推出法治创新成果110余项,其中38项为全国首创或率先,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运行的各环节。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经济纠纷调处中心落户前海。深圳知识产权法庭、金融法庭及广州海事法院深圳法庭也落户前海,专业审判机构门类齐全。前海还设立第一家按法定机构模式治理的仲裁院、第一个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中国首个国际仲裁海外庭审中心、全国首个自贸区公证处,再加上华南地区唯一的两家外国律师事务所在前海设立代表处,从而形成了最小区域里最完整的公共法律服务链条。足不出前海,即可解决上述一系列法律问题。

  前海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持续深化综合营商环境改革,大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他们引入第三方评估,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施销号管理、挂图作战;实施“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进清单、清单之外无审批”;设立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集中受理省市下放管理权限,率先实现“一站式、一门式、一网式、一颗印章对外”的政务服务;“企业专属网页”成为全国首个面向企业的电子政务定制系统。

  你知道“自由贸易区”有多“自由”吗?他们率先开展自贸区负面清单研究,系统集成性推动贸易自由化改革,推行高效集约、便利化的贸易监管模式,首创或率先实施“进口商品‘1+4全球溯源核放’”“全球中心仓”“国际海运中转分拨集拼中心”等36项制度创新成果;率先推出无纸化通关和经认证的经营者认证;率先实施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网上查验;率先上线试运行原产地“智慧签证”系统、实现辖内原产地证书自动审签。

  你知道开办企业有多快吗?他们率先启动企业注册登记“证照分离”改革,发出全国首张“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外资“一口办理”平台实现了“一个打通”“两个单一”“三个零”,即实现基于系统对接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办理,外资企业登录“单一窗口”,填写“单一表格”,商务备案“无纸化”“零见面”“零收费”。2019年9月,企业登记“秒批”率先试点,更将企业设立审批时限压缩至几十秒内。同步建立的“秒批”质检系统和“登管联动”机制,实现了企业开办效率和质量“双提升”。

  你在为繁琐的纳税程序发愁吗?他们率先打造跨境缴税多元化平台,首创未发生纳税申报义务“零申报”,实现纳税人最常办理的228项涉税业务“一次不用跑”、53项“最多跑一次”,纳税流程总时长缩短78%。

  你还担心自己的创新被侵权吗?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深圳分中心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研究院齐聚前海,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华南高科技知识产权仲裁中心设立,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进驻,为前海构筑了快速确权维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纠纷解决等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链条。

  前海人心中始终装着企业和人才。他们实施双“15%”税率,即境外高端紧缺人才15%的个税优惠,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重磅推出企业政策精准服务平台“e企惠”,提供一键式、全天候、个性化、智能化政策服务,汇集产业扶持政策306项、人才扶持政策44项,覆盖企业16万余家。

  前海的改革始终瞄准前沿。他们创造性采用梯级土地开发模式,在全国率先推行1.5级土地开发,通过租赁或短期土地供应,以空间换时间,快速形成城市功能、集聚产业、吸引人气;以“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结出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硕果,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践行“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发布实施地方标准,填补跨境电子商务在线纠纷解决领域相关标准规范的空白。

  这是名副其实的“改革试验田”。在特定区域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奠定了前海作为“制度创新策源地”的地位,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前海模式,就是不断探索创新型改革的模式。

  高水平开放需要宏大的世界眼光

  前海,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支点。深港合作,从依靠香港,走向托举香港、服务香港。

  前海实施利港惠港的“万千百十”工程和深港合作专项行动计划,累计推出100余条惠港利港政策,累计面向港资背景企业出让土地19宗,面积39.55公顷。

  前海深港创新中心、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深港基金小镇、深港青年梦工场等重大平台,境内首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汇丰前海证券、粤港澳大湾区首家港资背景的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东亚联丰等知名企业,相继进驻前海。《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的对港开放措施在前海全面落地。

  “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等商事服务项目,将深圳的政务服务延伸至港澳地区,实现香港投资者足不出港办理前海商事登记。前海首创“港籍陪审”和“港籍调解”制度,首创部分适用香港法律审判涉港涉外商事案件。合伙联营、执业备案等特殊机制安排,支持20多类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在前海的港商开发项目,可以适用香港模式进行建设、管理、服务,允许选聘香港的专业机构及专业人士。

  前海已经成为香港拓展空间、创新创业的热土。到2020年上半年,前海合作区港资注册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2122家增至1.17万家。

  高水平开放当然不会在深港合作领域停步。前海正加快建设全方位、全球性的外资外贸重大平台:推动设立“中国前海”船籍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航运服务功能枢纽;创设特殊监管区域货物流转多式联运出口模式,有效串联前海湾保税港区与中欧班列,打通中欧物流大通道;推动华南地区唯一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行,今年上半年自贸区货运航线达147条,单港航线数量在全国自贸区中排名首位。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正助力前海腾飞。前海与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联酋、印度等多个沿线国家签订合作协议,中白工业园成为境外中资工业园的标杆;率先发起建立“一带一路”港口联盟,支持招商局集团在全球27个国家、68个港口布局航运网络;推出自贸区首个“一带一路”法治地图,设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成立“中非联合仲裁深圳中心”;率先建设“一带一路”跨境投资与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对外投资审批管理、国别贸易投资指南、主权信用评级、纠纷调解和快速维权服务等综合功能;建立粤港澳商事调解仲裁联盟,构建“一带一路”国际仲裁多边合作机制。

  截至2019年,累计共有“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在前海投资设立445家企业,合同利用金额21.55亿美元;前海企业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设立企业(机构)54家,协议投资额达15.48亿美元。

  全方位的开放硕果累累。自2018年起,前海合同利用外资位居全国自贸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仅次于上海自贸区、位居第二。2019年度,前海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占深圳市53.3%、广东省20.5%、全国3%;外贸进出口总额8722亿元,其中前海湾保税港区进出口总额1285.5亿元,在全国14个保税港区中位列第一。甚至在2020年上半年抗疫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前海实际利用外资仍逆势增长15.1%;进出口总额达4640.76亿元,增长21.4%。“双逆势”展现了双向开放格局下前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韧性。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前海形成了以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等“六个跨境”为特色的金融开放格局。

  我们不妨来一次特别的“围观”:2012年,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在全国率先破冰,外商投资股权投资(QFLP)试点启动;2013年,前海正式启动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2014年,前海启动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试点,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试点;2015年,全国唯一设在总行之外的总行级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清算中心——农业银行总行CIPS清算中心落户前海,鹏华资产推出全国首单QDIE试点产品;2016年,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成功办理国内自贸区首单不良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这也是国内通过交易平台对外挂牌转让的首单债权业务;2017年,东亚联丰进驻前海;2018年,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依托“跨境通”交易平台完成全国首单商业保理资产、租赁资产对外转让业务,前海深港合作区开展资本项目收入的支付审核便利化试点;2019年,办理全国首笔银行间跨境再保理融资业务,首次利用境外银行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无追索权买断境内银行保理资产。

  这份远未到达终点的路线图,正为中国的金融创新积累着经验,为中国的金融开放进行着试验。

  前海模式,就是不断探索高水平开放的模式。

  2年前,前海那个金色的秋天。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重承诺。前海人必将继续勇立潮头,不负总书记的嘱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