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深圳国际仲裁院(又名“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英文简称“SCIA”)和瑞士仲裁协会(英文简称“ASA”)共同主办的“中欧争议解决研讨会暨中欧国际仲裁合作签约仪式”在深圳前海举行。来自瑞士、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境内外专家及专业人士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上,深圳国际仲裁院分别与ASA等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创新和交流,重点在联合培训、共同推广、互相提供庭审协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瑞士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Beat Schmid先生,深圳国际仲裁院理事Peter Malanczuk先生、黄亚英先生以及ASA代表、SCAI代表等嘉宾现场见证了签约。
同时,研讨会就“中欧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的风险防范”“中国和欧洲的仲裁机构之比较——文化相似与差异”“包括临时措施在内的高效仲裁程序”等诸多国际商事仲裁热门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研讨会由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主持。刘晓春向境内外嘉宾介绍了中国仲裁国际化的创新和实践,特别是深圳国际仲裁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依托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优势,在仲裁机构治理机制创新、规则国际化、仲裁员结构国际化、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就。
瑞士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Beat Schmid先生在致辞中提到,瑞士是首批承认中国政府的国家,自1950年开始,瑞士便与中国建立了友好政治、经济及文化合作关系。他指出,随着中欧商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由投资、贸易等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加深中国与欧洲争议解决机制尤其是国际仲裁的合作迫在眉睫。
ASA主席Elliott Geisinger先生也在研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本文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