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地方标准《智慧供应链服务基本要求及评估规范》(DB4403/T 483—2024)、《智慧低碳仓库评价规范》(DB4403/T 484—2024)正式发布,推动企业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等应用,在经营管理、计划和预测等供应链全流程服务智慧化升级,引导物流仓库智能化低碳化建设发展。
标准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信利康供应链、东方嘉盛、越海全球、万纬物流、准时达、怡亚通、香港物流商会、香港航运物流协会、澳门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协会等粵港澳三地企业代表与商协会共同研究编制,推进大湾区行业领域标准规则“软联通”。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服务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支撑,现代信息技术、新型智能装备等广泛应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国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强化物流数字化科技赋能,推动企业加强绿色节能和低碳管理,推进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2项标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填补了当前国内外在智慧供应链服务、“智慧+低碳”仓库评价领域的标准空白。
智慧供应链服务是依托现代智能技术和供应链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采购、分销、生产管理、物流、通关、金融等供应链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具有柔性化管理、快速响应、无缝化衔接和高效信息共享的特点。《智慧供应链服务基本要求及评估规范》所构建评价体系,充分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智慧供应链服务的最新理念和发展趋势,结合供应链服务企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特点,从智慧经营管理、智慧计划和预测、智慧采购与分销、智慧物流技术与设备应用、系统互联、智慧风控与结算、智慧供应链金融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科学衡量企业提供智慧供应链服务的发展水平和能力。
物流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加快建立现代化智能化物流体系已成为国家着重推进领域。仓储作为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物流仓储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不仅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人工成本和提升仓储作业效率的关键,也是降低仓库运营碳排放的重要举措。
立足低碳数智物流仓储发展实际,《智慧低碳仓库评价规范》充分吸纳国内外先进城市仓库低碳化、智慧化实践经验,参考了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评价标准、美国ASHRAE净零能耗和净零碳建筑性能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国内外标准,确保标准的专业性、领先性和适用性,从仓库设计、建设、运营、综合能耗和数字化自动化水平等方面规定了智慧低碳仓库基本要求,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可操作的智慧低碳通用仓库和冷库2套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引导企业深化对智慧化技术、设备的创新应用,帮助企业科学评估自身发展阶段和服务能力,为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的市场竞争力赋能。同时,也为政府主管部门评估行业、企业智慧低碳发展水平提供了量化依据。
前海正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开展“绿色、智慧物流与供应链服务标准化”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推动供应链跨界融合创新。2项地方标准成为试点构建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以前瞻性标准为引领,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附:标准文本查询、下载——
https://www.sz.gov.cn/szzt2010/wgkzl/jcgk/jcygk/zdzcjc/content/post_11491232.html